2024年2月19日,我校“王衍宇劳模工作室”的王笑老师带领学生们来到福鼎市赤溪村,进行乡村振兴的社会调研,并积极参与赤溪村文化活动。
走进赤溪村生活,实践队访谈村民
我省福鼎市的赤溪村曾经是贫困村,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成为“中国扶贫第一村”,是全国扶贫工作的典范,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该村为进一步激活乡村旅游产业活力,深入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加大力度发展文创产业,引入音乐、美术、陶艺、畲族手工艺等文创新业态,并成立了畲乡巾帼创业社。
在基地负责人余总的带领下,王笑老师和学生们深入村庄访谈、调研,并参观了村校合作的文创项目,探讨了畲族文化,党建文化、非遗文化、白茶文化四位一体融合打造的红色畲乡文化IP,如何通过新媒体营销手段,推广数字文创产品,打造网红IP,真正实现线上线下文创全产业链整合营销服务。
余总对学生们说道:“乡村振兴最需要本地优秀人才和青壮年的回归,希望同学们勇于担当,愿意下基层,多下基层,将个人发展与祖国繁荣相结合,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近几年,“王衍宇劳模工作室”的教师们致力于乡村振兴的实战项目和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教师们以乡村为实践场景,带领学生们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运用。
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应用型高校调整教育教学模式,更加注重提高实践水平,加强与乡村的合作,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并为之作出应有的贡献。这种实践导向的教育模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到乡村振兴中,为乡村振兴提供创新动力。

赋能赤溪村晚会,青春助力谱新篇
2月19日晚,赤溪村锣鼓铿锵,歌舞飞扬,一场以“欢乐赤溪村·幸福中国年”为主题的2024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拉开帷幕。实践队成员也以身体力行助力晚会举办。
“我所学习的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多元交叉的学科,在一定程度上能为民族文化的传播与阐释提供支持。”2023级市场营销专业学子林鹏也积极发挥专业所长,忙碌地记录下了每一个精彩的瞬间,用镜头捕捉下了村民们灿烂的笑容和感动的泪水,以摄影的魅力激活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晚会上,实践队成员深刻感受到文旅产业发展对赤溪村居民带来的切实变化。在这里,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教育设施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这些无不彰显着赤溪村正在重焕新生,居民的幸福感正不断攀升。


发扬闽东之光,蓬勃乡村振兴
通过本次实践调研,实践队员深刻了解到赤溪人民在扶贫脱贫道路上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脱贫攻坚精神以及赤溪村文旅融合的全新发展模式。也实地感受了村内的文创交互体验空间,探究了“以文化带动产品,以体验带动销售”的营销模式,未来实践队成员也将秉承“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闽东精神,发扬闽东之光,继续在乡村振兴的伟大道路上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深入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加大力度发展文创产业。希望同学们勇于担当,愿意下基层,多下基层,将个人发展与祖国繁荣相结合,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