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新场景之下,为了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新挑战,2022年3月12日上午1-4节,省级一流社会实践课程《乡土文化资源开发综合实践》展开了第一次的线下教学活动。课程负责人是乡村振兴研究所副所长、王衍宇劳模工作室的骨干成员施玮副教授,团队成员包括了劳模工作室成员的王衍宇、蒋依娴、吴赢和黄晓等教师。
首先,由施玮老师进行了包括课程概述、课程背景、课程历程、教学环境、教学团队介绍、教学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安排、机制保障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等内容的介绍。接着,吴赢老师则进行了乡土文化相关概念的讲解,包括了定义、分类,特点,之后,她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南黛溪黄酒特色文化小镇为典型代表的地方特色文化开发的的案例。最后,蒋依娴老师针对即将到来的实践调研,为大家系统性地介绍了乡土文化资源调研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了二手资料调研和一手资料调研。
本次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团队展示,同学们进行了自由分组,分别上台展示了团队LOGO,介绍了团队成员和未来的实践调研主题,表达了对于本门课程强烈的学习兴趣,并以及对接下来的实践活动的规划和展望,接下来,教学团队的成员对各组同学分别展开了针对性的指导。整体课堂形式多样,气氛生动活泼,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是王衍宇劳模工作室带领学生走向田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